Amber 狂想 cover logo
RSS Feed Apple Podcasts Overcast Castro Pocket Casts

It looks like this podcast has ended some time ago. This means that no new episodes have been added some time ago. If you're the host of this podcast, you can check whether your RSS file is reachable for podcast clients.

Amber 狂想

by Amber Crazie

歡迎來到我的小天地

Episodes

Amber狂想 eps5. 你會面對情緒嗎?面對情緒你只能吵架嗎?你還有更好的方式…

0s · Published 23 Jul 14:40

下載此集(Download this episode)


我在看社會新聞的時候,發現很多人其實是不太會面對情緒的,標題大概是:

        

你插隊!架脖「甩巴掌」 2男餐廳為外帶開打

你撞我!與醉女爆衝突 男持摺疊刀攻擊

拿香燙腳底板、藤條痛抽 狠父不滿女兒見前妻怒出氣

          

這些事件顯示出所有在做出這些事的人,其實是非常不會面對情緒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你回想一下你的小時候有沒有經歷過,小時候對某件事特別不開心時就會暴哭。

      

不管是爸媽不同意你去玩沙沙呀~或是很想買一個玩具,怎麼耍賴爸媽都不肯買,把東西弄亂但沒收拾時就被揍等....任何能引起不悅感受的都能哭。

哭,是小時候用來表達情緒的最快方式。但很多爸媽總是叫小孩不要哭耶!你有沒有覺得很詭異?奇怪我有情緒我還不能抒發,這什麼鬼道理?

     

情緒不重要嗎?情緒不能抒發嗎?情緒會打擾別人嗎?還是只是爸媽沒有耐心處理小孩的情緒呢?又或者是很多爸媽並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所以面對小孩暴哭,就只能沿用上一代的傳統方式,叫他「閉嘴」、「不要哭」,或是威脅小孩「數到3你再哭就要被打!」。

           

看完是不是發現了,原來有這麼多人不會面對情緒,就是從小被壓抑長大的。情緒是我們身體反應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好好照顧情緒,隱藏到潛意識裡,未來發生能勾起以往沒有被正面對待的情緒時,情緒又會回來找你。這就造成很多隱形的創傷,它沒有痊癒,只在等待你看見,並處理它。這邊提供你,我面對情緒的3個方法,讓我們健康的看見自己。

            

1.直球對決,直接面對它

            

面對情緒來臨時,一般人可能覺得很煩,怎麼又來了,直覺就是想哭、很憂鬱、很憤怒與生氣。這時不要試圖轉移注意力,它就是有問題才要跑出來找你,你又死命的把它推開,這樣什麼時候才能解決問題呢?

           

我的方式是,既然情緒要來找我,就看個清楚。去感受每個情緒帶來的狀態,當生氣時,就應該生氣,但不隨便對人發脾氣。如果有人在,可以先跟對方說,我現在情緒不佳,不要跟我說話。再找一個空間是自己可以獨處的,右手掌可以揍左手掌、也可以大吼大叫,藉此來發洩。發洩完後,問問看自己還生氣嗎?如果還生氣那就繼續生氣。

            

等冷靜下來後,回想剛才發生的事,問自己2個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你不愉快﹖」「你有話要說嗎?」

            

2.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


面對完情緒後,憋在心裡都沒有抒發是不健康的,也有可能是沒辦法排解掉的。問自己上面2個問題,讓自己釐清感受與想法,如果是對方造成你不開心,那麼你應該藉由這個機會好好跟對方說;而且也因為你已經發洩大部分的情緒,你們之間的溝通會變得和緩許多。

Amber狂想 eps4. 從張清芳事件看見:愛情的墳墓都是自己挖的!在婚後依然能做自己與保持新鮮感才是長久之計

0s · Published 16 Jul 09:44
下載此集(Download this episode)

我媽是一個超級傳統的媽媽,在結婚前超愛跟我預言:「結婚後妳就知道,妳男友才不會像現在交往那樣疼妳,妳現在會這麼幸福,是因為現在是熱戀期,妳才被捧在手掌心!結婚後才不是這樣,別傻了妳!」在當時我都覺得怎麼可能哩賣鬧啊啦!因為常常被媽媽潑超大桶冷水,只覺得媽媽就是忌妒我太幸福,根本不相信眼前的這個人會變成媽媽口中的狀態。


經歷了婚後將近3年的時光,妳問我有沒有經歷過老公變得比較沒有熱情的時候?答案是:有過。



不過在第一集音頻我有提過,剛結婚後那幾個月,我都還是把專注力放在對方身上,讓老公沒有喘氣的空間,讓對方感覺壓力山大,才會讓我們陷入了尷尬。當時我也埋怨過,怎麼結婚就變了一個人了,怎麼就懶了!?就膩了!?但是他給我的回應是,天天住在一起,新鮮感本來就會越變越少。一開始我還覺得他就是在逃避啊!根本就不是新鮮感的問題,我們以前明明感情就超好,怎麼一結婚後就被我媽說中了呢?



幸好在調整過自己的心態後,最好的狀態就是重新把專注力放回自己身上,這是我做過最正確的事。老公獲得自由的同時,我也不會把唯一的期待放在他身上,只會對自己有期待。也因此我們感情變得更好,雙方都能自在的做各自想做的事。



沒有把專注力放自己身上,最好的例子就是最近離婚的名人張清芳,其中有一段報導內容說:主動提離婚的張清芳,真正理由是「在婚姻中失去自我,成了家庭局外人」,本來為了兒子可以忍耐,但近來兒子多在國外,丈夫也沒什麼時間陪她,她才決定斷了15年婚姻。」



一個熱愛唱歌的藝人,婚後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老公和小孩身上,在婚姻中不停的配合對方,只求對方陪她。在我看來真的好可惜,可惜了她15年的青春歲月都用在別人身上,不過如果她能因為離婚而重新面對自己也是一段很棒的旅程。



感情生活中,好好照顧自己是很重要的,越關心自己的感受與任何需求,越能同理對方擁有自己的感受與需求。發現以前自己沒有同理心,原因是永遠都只關注在外在的世界,自己的需求都不去照顧,後來發現越關注自己越能付出愛給對方,當我沒有愛付出給自己,我又能拿什麼來愛對方,甚至是未來的小孩呢? 



踏入婚姻後以為什麼都不用做就會一輩子幸福到老,是不可能的。人會膩,一旦抽離了戀愛感進入婚姻,新鮮感也會隨著時間變少,所以花時間在自己身上,並不停創造新鮮感給對方是很重要的,關於如何製造新鮮感,有2點目前是我可以分享的:


1.  大方稱讚對方


以前我的家庭教育是,不論做得再好,稱讚就是少。因此養成我擅長批判的習慣,總是看不慣很多事,都是拿最高標準衡量每一件事。但是在老公身上我學到,少批評、批判但稱讚要及時,讓對方更快樂。多練習稱讚,不只對方開心,自己也因為能夠發現對方的美好,而為自己開心不已。於是稱讚就變成了日常,日常的相處也變得更融洽。


舉個小例子:「有時我只是簡單的稱讚老公倒車技術一流,就可以感受到他的開心。」


因為是打從內心的佩服他很會倒車,不是亂稱讚,對方也能感受到妳的崇拜喔!不管是女生或男生都是很需要對方的讚賞,感情真的會越來越好。



 2.  翻出記憶的美好,放大小事帶來的感動


在相處中最喜歡的事情,是一起回味我們過往的美好,比如說:在電視上看到電影台,正在播放某一部,第一次一起去看的電影,等到廣告時段,會問他記不記得我們曾經一起看過、在當時一起做過什麼事。藉此讓雙方想起以往的美好,一起沉浸在過往的夢幻泡泡裡,就覺得:「哇!我們又重拾幸福的戀愛感。」


在無聊的日常中帶著對方一起回到過去的甜蜜時光,讓舊回憶也能是一個增加新鮮感的好幫手。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位已過世的印度大師奧修,在「最終的煉金術」這本書裡有提到:「婚姻是一個很大的教導,它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學習看見依賴並不是愛,依賴意味著衝突、憤怒、恨、嫉妒、佔有、和控制。一個人必須學習不去依賴,但是要達到這樣,你需要進入很深的靜心,好讓你能夠自己一個人就很喜樂而不需要別人。當你不需要別人,那個依賴就消失了。一旦你不需要別人,你就可以分享你的喜悅,那個分享是很美的。

Amber狂想 eps3. 你是一個永遠在配合別人步調走的人嗎?為了不破壞關係,你總是選擇妥協……

0s · Published 08 Jul 10:32
下載此集(Download this episode)

你有沒有經歷過,為了不辜負父母的期待,不管父母說什麼,照單全收,卻又忍不住覺得壓力好大?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在華人社會中,常常呈現一種,以上對下的命令式相處模式,彷彿孩子不照單全收,孩子就是犯了天條。

實際上,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有選擇要或不要的權利,當一個請求丟了過來,不懂得拒絕的那一方,就痛苦的承接他不一定想做的事,浪費自己的時間,影響自己的心情。
在不斷配合下,不斷內耗,不斷放棄自己的選擇,不斷妥協。在這麼多的「不斷」練習配合別人,導致「習慣妥協」,終究喪失自我﹑懷疑自己,不禁覺得別人都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然而事實是自己沒有堅守底線,才讓別人輕易越過,造成痛苦的來源!
你有好好的對待自己嗎?要怎麼愛自己呢?
所以,「不斷練習看見自己的需求」,是一個扭轉你「配合人生」的轉捩點。以下有三點,如果確實做到了,能夠更快樂的整合配合人生:
1. 常常問自己,真的想做這件事嗎?
當有人來詢問你,可不可以幫他做這件事?當然,對於習慣配合別人的人,通常是不好意思拒絕,就選擇接受,但後續有可能內在發生的風暴有以下:
都在忙別人的事,耽誤到時間,自己的事情反而沒辦法完成,開始心生怨懟,重複別人為什麼把事情丟給自己做;又或者完成某件事,但對方不滿意,反過來指責你,為什麼沒把事請做好?於是又開始重複,這件事明明是你請我幫忙,為什麼責任又到我身上……
常常配合與妥協的人,都會有以上的狀況,你發現了嗎?想找到這些狀況,對於那些不自己解決問題的人,你要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有時間幫忙嗎?
◎我有自己正在忙的事嗎?
◎我雖然有時間,但這件事對方可以自己完成嗎?
◎就算有空,我也會想做這件事嗎?
◎又或者,我能直接拒絕嗎?
問完之後,能否釐清自己真的想不想幫忙這件事,就不會因為不好意思接受別人的請求。有沒有覺得,你的世界突然充滿了光明?(笑)
2.別人定義的你,就是真實的你嗎?
別人在被拒絕之後,感到受傷,反過來攻擊你:“好小氣喔!這點小忙也不幫。”或者“我是你的XXX耶!這樣以後我也不會幫你了!”一聽,經常會懷疑自己,我是這種人嗎?但是親愛的,你在上面第一點時,已經反覆問過自己各個問題了,所以對自己負責就是最棒的你!別人踩到拒絕,感到生氣,給你不好的回饋,是他的問題,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
3.勇敢跟對方說出自己的狀態
經歷別人的情緒風暴後,如果想分享自己的狀態,可以跟對方溝通,說明為什麼拒絕對方,像是考量自己的工作與時間等,才拒絕對方的。無論對方能否理解這些考量,最後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因為在任何時刻,你都沒有背叛自己,這才是我們追求的快樂人生。
在你不斷配合的狀態下,別人壯大他的需求,而你總是在不自覺中,隱藏自我的需求,委屈自己。當事情發生,不斷「練習問自己」,才是愛自己的表現!
實際上,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有選擇要或不要的權利,當一個請求丟了過來,不懂得拒絕的那一方,就痛苦的承接他不一定想做的事,浪費自己的時間,影響自己的心情。
在不斷配合下,不斷內耗,不斷放棄自己的選擇,不斷妥協。在這麼多的「不斷」練習配合別人,導致「習慣妥協」,終究喪失自我﹑懷疑自己,不禁覺得別人都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然而事實是自己沒有堅守底線,才讓別人輕易越過,造成痛苦的來源!

Amber狂想 eps2.練習愛 並找回那個遺失已久的自己

0s · Published 30 Jun 08:57

聽了上面三個例子,你把該專注自己需求的時間都分配出去了,那你還有時間來重視自己所有的願望跟想做的事嗎?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跟標準,如果連你都不重視自己心中的渴望,那你期待誰來幫你完成這些願望呢?難道是把你的需求擺在別人身上嗎?

下載此集(Download this episode)

Amber狂想 eps1. 女生啊!結婚前就一定要知道的事

0s · Published 19 Jun 11:08

剛剛看了2分之一強,有一集節目內容,來賓在討論關於「台灣女生談戀愛的時候,焦點都在對方身上,很常不能獨立做各自的事,這讓外國人很不能適應!」
不止談戀愛時期,在進入婚姻後,這件事也常常是夫妻的導火線。

想聽更多請下載此集:Download this episode

Amber 狂想 has 5 episodes in total of non- explicit content. Total playtime is 0:00. The language of the podcast is English. This podcast has been added on November 22nd 2022. It might contain more episodes than the ones shown here. It was last updated on April 1st, 2024 08:14.

Similar Podcasts

Every Podcast » Podcasts » Amber 狂想